为加强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油料作物抗逆品种筛选及绿色丰产增效技术研发”项目管理,分析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取得预期的效果,2024年12月18日,在石河子恒和华星酒店召开了项目中期评估会。本次会议由作物研究所向日葵育种创新团队举办,刘胜利研究员代表团队对课题五的执行情况进行汇报,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王亮及团队成员作为课题三子课题承担者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邀请了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陈全家、新疆农垦科学院科研管理处张斌副处长、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教授张凤华、石河子农业科学院艾尼江副院长出席会议。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项目总设计师张雨和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赵强主持会议。项目主要成员及合作单位出席会议。
会议开始首先由张斌副处长致辞,表达了院领导对该项目实施进展的高度关注。张斌副处长在致辞中提出该项目落地实施对新疆油料作物产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善于归纳总结,将成熟的研究成果及时的进行有效的推广应用,助力新疆油料作物产业的发展。
赵强教授从项目背景、研究内容与目标、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汇报,随后各课题负责人对照年度指标汇报课题年度执行情况及下一年度工作计划。截止目前,各课题组根据启动年进展监测会、中期勘验会、年度总结会上专家提的建议进一步完善了方案,取得了较好成绩:自育新品系新农豆2号、新农豆3号分别荣获全国春播大豆高产竞赛第二名和第三名;创制新材料27份;培育新品种5个(油葵新品种2个、花生新品种3个),并申请了新品种权,将花育910和花育917扩大种植范围至新疆;制定标准8项;技术研发7套;建立核心示范区8个,累计示范面积2517亩,技术辐射近10万亩;搭建了新疆油料品质评价快速检测技术平台和快速精准育种技术平台;建立花生品质加工适宜性评价标准体系;培训农业技术骨干115人,培训农户709人,培养研究生7人;发表论文23篇,申报国家专利6项等。
评估会上,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陈全家对项目组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并对项目提出了几点建议,他指出各课题之间一定要协作和协同,团队成员之间需要充分交流;大豆育种方面要加强基础研究;将研究成果尽快转化成产品,比如作物控旺、防倒等产品,产品+技术才能更好的推广;示范田证明材料要规范。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教授张凤华指出对技术评价的指标要量化,可通过聘请第三方对形成的技术进行评价;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要更具体、可衡量;花生抗逆方面的研究成果要加强凝练,进一步突出特色、挖掘亮点;提高油料作物机械收获对不同土壤质地的适应性。艾尼江副院长肯定了项目已取得的进展。同时,他也建议项目要进一步加强亮点性工作凝练;进一步挖掘油料作物抗逆关键基因;尽可能多的采集油料作物的农艺性状、栽培条件等数据,丰富新疆原料品质数据库;要明确不同地区油料作物品质的差异性,品种是否根本决定原料的品质特征。最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项目总设计师张雨和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赵强进行了总结讲话,希望大家对照考核指标认真梳理研究成果,查漏补缺,争取按期圆满完成各项指标;同时,要立足发展实际,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和宣传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自治区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会后,项目组各课题、子课题负责人继续召开内部讨论会,根据专家意见梳理现存问题,讨论交流经验,并对明年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确保项目按期高质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