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农牧局书记王洪江一行来院交流

发布者:系统站点发布时间:2025-05-09浏览次数:10

57日,通辽市农牧局王洪江书记一行来院就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合作进行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尹飞虎,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平,党委委员、副院长刘炼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水土所有关人员参加座谈交流。

座谈会前,王洪江书记一行在尹飞虎院士、周平院长等陪同下,参观了新疆三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用肥生产线、锐益达机械装备有限公司残膜回收再利用生产线、院一轮试验地自动化滴灌、院史展览馆。

会上,周平院长对王洪江书记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重点介绍了我院的优势学科、科技成果培育、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情况。

王洪江书记就通辽市农业耕地资源现状、粮食作物规划布局、草原畜牧业发展等进行了详细介绍。王洪江书记表示,一是在尹飞虎院士团队支持下,通辽市通过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农业生产水平已有显著提升,希望通过后续合作,重点引进自动化灌溉、地膜回收利用等关键技术,进一步强化现代农业技术应用推广。二是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契机,充分发挥院地双方技术优势、资源优势,联合申报一批农业科技攻关项目,依托尹飞虎院士团队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集聚全国各地专家、科研院校、龙头企业等资源,共同为突破粮食生产技术瓶颈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聚力补链强链,加快工程体系、技术体系、产业体系配套建设,培育本土化产业支撑能力,针对通辽市农业自动化灌溉设备材料生产、智能控制系统研发等产业薄弱环节,依托农垦科学院、尹飞虎院士团队、龙头企业等多方力量,结合本土化肥产业基础优势,孵化一批专业化智能灌溉设备制造企业,推进产业链协同增效,充分释放通辽市农业产业发展潜力。

尹飞虎院士结合通辽市农业生产技术需求介绍了团队的研究成果,一是“水肥药气”一体化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方面,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当前和未来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的主要技术之一,团队正在围绕植物源和生物农药领域及作物生育期专用碳基配方肥料开展研究。二是盐碱地改良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方面,通过盐碱水淡化、暗管排盐、耐盐品种选育等综合措施,提升盐碱地的产能。三是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及应用方面,为提高水肥施用的精度,降低人工投入的成本,开展了智能控制装备-电动阀的研制及示范应用推广工作。尹飞虎院士强调,所有的研究都要立足农业生产发展需求,开发出老百姓愿意接受的技术和产品,研究成果最终要能为百姓增收、产业增效服务。

周平院长强调,新疆和内蒙古地域禀赋各具特色,两地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塑造了农牧业生产的差异化特征,也为深化院地跨区域协作提供了合作空间。双方要以加强资源流动、技术协同创新为突破口,共同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同时要以落实战略框架协议为牵引,统筹政策、科研、人才等资源,培育一批标志性成果,共同探索两地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新范式,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实践样本。

最后,在与会人员的见证下,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