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所科研人员参加“第二届基于多组学的作物基因资源研究”培训班

发布者:窦中江发布时间:2025-04-14浏览次数:10

49-11日,由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基于多组学的作物基因资源研究培训班”在河南郑州顺利开班。本次培训班以“强化作物基因资源研究,培育种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73家单位的160余位从事作物种质资源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企业代表以及研究生参与,院生物所花生种质资源与育种应用创新团队王睿助理研究员参加了此次培训班。

首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遗传资源分会秘书长郭刚刚研究员、作科所贾继增研究员、河南省农科院副院长李秀杰等领导专家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郭刚刚副所长指出,多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构建多组学技术培训体系,搭建“理论-技术-应用”三位一体的交流平台,能够促进交叉学科融合,破解种质资源深度挖掘与利用的难题,推动我国从种质资源大国向基因资源强国迈进。

培训班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的15位专家学者,围绕种质资源基本理论、基因组学、表型组学、代谢组学等前沿领域作专题报告。专家们详细解读了多组学技术在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实例,结合GWASHGWAS等基因发掘新方法,帮助学员快速掌握从数据采集到结果分析的全流程技术。针对AI技术在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中的应用,本期培训班设置了上机操作环节,学员们可以进行实践操作,显著提升了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此外,培训班还安排了《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编辑部的写作指导环节,助力学员提升科研成果发表的能力。

本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使学员们对多组学技术在种质资源研究与应用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员们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不仅掌握了前沿理论技术,也增强了对种质资源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同时,通过举办这些科研活动,也加强了不同单位学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与新技术推广,助力我国种业科技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稿件提供:王睿